好久没写CBA了,今天来一期吧。
聊聊大伙口中的“黄埔军校”或“超市”:广州龙狮。
陈盈骏、祝铭震、李炎哲等多位球员均在球队体系中成长并打出价值,随后被交易至其他球队换取资源。
接下来,他们大概率还会做出大交易...
而北大的郭凯、民航的贾明儒等大学生选秀球员,在广州成名后也去了别的球队,拿到了不小的合同。
外界有很多声音,球迷会有不解的:好好的,怎么就“拆家”了?
其实,我很不理解的是:为什么会有的人一边骂着CBA的“不职业”,还一边骂着广州龙狮俱乐部交易球员的...
什么是“职业”?
盈利是职业俱乐部的核心目标之一,职业俱乐部本质上是商业实体,赚钱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根基。
还记得广州恒大解散的时候,我写过:我们的职业体育,能让俱乐部的老板赚到钱吗?
这是最大的问题。
我们不缺奥运金牌,不缺体育明星,不缺看热闹的伪球迷,但却没有真正职业化,规范化的管理体系,没有市场化的商业运作,没有良性的体育文化。
严格意义讲,CBA球队不都是需要伸手向家长要钱的“小孩”么?
很多队还能活着,一个原因是因为烧钱远远没有金元时代的足球多。

我们这的绝大多数俱乐部,都是依赖地方政府或国企输血维持运营。
其存在更多承担了品牌宣传、政商关系或社会责任等功能,而非追求盈利。
那从职业体育的角度思考,这是不健康的...中超多队解散就是最好的先例。
而CBA的多数民营俱乐部的母集团主营房地产或相关产业,经济下行导致房企资金链紧张,无力持续为俱乐部输血。
既然举步维艰,那就得接受不同球队有不同球队的活法。
于是,广州队降本增效、交易主力球员...求生存,然后再谋发展。
商业体育高度发达的今天,活法的多元化,那才是行业健康的标志。
难道你要求广州龙狮像上海久事、北京的两支国企球队,那样烧钱么?做不到的。
你要求他们像东莞队那样卖票,赚门票收入?在广东地区,球迷的归属感更多还是宏远,但就连后者这两年球市都下来了...
所以,小球队就必须得思考走自己的路。
20支球队,就像20个孩子,天赋好的,他上清华北大;但有的孩子,你让他上个大专或者学个开挖掘机,那也是一条可以走的路。
天赋过人就上交国家,资质平庸就承欢膝下。

了解欧洲球队的朋友都会知道,不同俱乐部基于其所属地区、投资背景、历史传统和市场环境,会采取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路径。
举个例子:
2005年,多特蒙德因一度濒临破产,正是这场危机催生了俱乐部的转型:将青训定为生存核心战略。
后面,才有了贝林厄姆、登贝莱...
所以从这个角度思考,广州龙狮这种“培养—锻炼—合理变现”的循环,是在当前财政环境下民营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。
它既保障了球员发展通道,又维持了俱乐部运营的相对健康。
这就是资源受限下的生存智慧。
欧洲很多职业队,都这么搞,这就是中小俱乐部的生存规则。
看到一条联赛评论,我是认同的:“如果CBA20支球队,都能像龙狮一样,尽可能收支平衡,那联赛和中国篮球,都一定会更良性!”
当你质疑广州队疯狂“卖球员”的时候,你有没有想过:不少CBA球队,想变现都没人可卖呢...
聚是一团火,散是满天星。这从侧面说明,龙狮兵工厂的“造星”能力还是不错的。
这几年,能把很多大学生球员培养出来,就说明问题了...
年轻的球员是愿意来广州的。
目前他们阵中还有不少的年轻天赋在培养,比如管子煜。
我今天想表达的是:广州龙狮这支俱乐部,在资本运作和人才流动性管理、国际交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创性,走在了CBA的最前面。
联赛很需要这样的探索。
球迷的朴素情感可以理解,但还是希望能用不同的眼光看问题。

篮球录像
篮球集锦
最新资讯
美国男篮世界杯阵容引关注!为何连续两届不派超一流球星?
2025年NBA全明星赛亮点多:詹姆斯退赛,曹芳绝杀、王鹤棣参赛
北京首钢夺冠非最大障碍,赵睿周琦融入困境待解
盘点!那些将汉字纹在身上的绿茵好汉,你知道几个?
北京首钢男篮新赛季阵容曝光!外援与内核实力几何?
NBA步入三分时代,联盟历史三分总榜前十都有谁?
13日NBA新纪录诞生!库里成历史3分球第一人,勇士七连胜
ESPN最新NBA球员排名:火箭队四名球星上榜,未来仍具潜力
盘点NBA总冠军最多的十大球队,休斯顿火箭、纽约尼克斯、迈阿密热火居其中
周琦一战成名被称大魔王,CBA磨练后能否在NBA展翅高飞?
1月5日NBA短合同日开启,周琦能否借此机会回归NBA?
NBA总决赛激战正酣!勇士2:0领先,谁是防守黑洞前五?
大家都在搜